正于海南文昌举行的第十一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期间,“探路者”与文昌方面签署框架协议,将在文昌建设航天探路全域旅游战略合作项目。
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探路者”)户外CEO陈旭表示,期待与文昌的企业、科研机构携手,在航天技术转化、商业航天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度协作,共同探索“航天+科技+产业”的创新模式。
当前,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已经成型起势。文昌紧抓商业航天发展窗口期,发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,发挥海南自贸港区位和开放政策优势,以“箭-星-场-用”一体化发展为主线,聚力培育壮大“三链”产业集群;挖掘航天保障、航天旅游、航天研学等“航天+”产业,构建海南自贸港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。jbo竞博电竞入口
“来到文昌,能够深刻感受到这是一座充满航天梦想的城市,拥有澎湃的商业航天发展动能。”陈旭感慨道,文昌的独特区位优势与战略定位,在政策支持下构建的“四基地一中心”的产业格局,不仅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树立了标杆,也为全球航天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。
作为中国户外装备领军企业,“探路者”先后为“神舟十二号”至“神舟十九号”航天员研发生产了舱内连体工作服、分体工作服、休闲服等十多类装备,实现从材料端到生产端的百分百国产化,更参与了航天服标准的制定。
在陈旭看来,此次“探路者”与文昌的签约,不仅是双方优势互补、共创价值的新起点,更是民族品牌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。
“‘探路者’将以‘双核驱动+产城融合’为模式,通过‘航天科普、航海科考、军迷户外、文化探寻’为核心的文旅产业以及‘高科技、跨境并购、政策支持、资金支持’为核心的基金产业,实现科技与消费场景链接、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。”陈旭说。
展望未来,陈旭看好海南自贸港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发展。他表示,“探路者”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,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,将文昌的区位优势、政策优势与其技术优势、市场优势深度融合,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,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增添新活力。
为深入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29厂结合五院“空间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应用(CAST+AI·R)专项行动”工作安排,立足智能制造技术落地应用,强化自主创新与融合发展,制定了“点、线、面”顶层规划方案,巩固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,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随着我国航天器朝大型化、复杂化方向发展,产品加工尺寸超大、超出现有设备行程的难题日益凸显。针对这种情况,529厂突破了移动机器人原位加工技术,创新采用“啄木鸟”式制造模式,实现“小设备加工大产品”的目标。
该厂以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,针对卫星制造中“多品种、小批量”的实际情况,结合卫星规模化生产与高可靠性要求,建立了29个适应不同类型产品的柔性生产单元/生产线。该厂不断推动科研生产系统升级,支撑科研生产管控数智转型,实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。
NASA在周一(3月31日)宣布,已授予SpaceX一份发射服务合同,将这枚巨型火箭加入这家私人公司的名单中,该名单中已经包括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号(Falcon 9)和猎鹰重型(Falcon Heavy)。该协议被称为NASA发射服务II(NASA Launch Services II,NLS II)合同,允许SpaceX在星舰火箭上进行NASA的发射任务。
“NLS II合同是多次授予、无限交付/无限数量的合同,订购期至2030年6月,整体执行期至2032年12月,”NASA在一份声明中写道。
NASA使用NLS II合同来确保广泛任务的商业发射服务,包括地球轨道卫星、行星探测器等。“这些高优先级、低和中等风险容忍的任务拥有完整的NASA技术监督和任务保证,从而实现最高的发射成功概率,”该机构在声明中表示。
SpaceX的星舰飞行器,高达123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箭,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。自2023年以来,SpaceX已进行了八次星舰试飞,但尚未成功进入地球轨道或使用航天器部署有效载荷。SpaceX从位于德克萨斯州南部博卡奇卡海滩附近的星基地(Starbase)设施发射这种巨大的不锈钢火箭。
原标题:《民企奋进自贸港:“探路者”探路航天产业合作『航天视窗』(1190)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